四季美学|舌尖上的古韵 非遗手作宋式茶果子——图书馆携手国际学院举办四季美学课堂第34期活动

梁冉冉/文 胡蕴子/摄

42日,一场洋溢着历史韵味与东方美学的宋式茶果子制作体验活动,在静谧而雅致的512室如期拉开帷幕。此刻,阳光透过轻纱般的窗帘,洒落在光洁如镜的桌面上,营造出一种古韵今风的和谐氛围。同学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好奇,准备亲手探索与制作这一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传统糕点。

茶果子,又被称为“茶果”、“菓子”或“唐果子”,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那时,饮茶之风盛行,人们在品茗的同时,也开始搭配食用一些糕点,这种糕点就被称为“果子”。到了宋代,茶果子的发展达到了高峰。这种结合了茶文化和美食文化的独特点心,已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诗意的诠释。

活动伊始,专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茶果子的历史渊源和一期一会的宗旨。一期一会,是茶道中的至高理念,也是茶果子制作中的精神内核。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了这一传统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们的每一次揉捏、每一次塑形,都充满了对工艺的敬畏与对传统的尊重。

随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制作宋式茶果子,包括梨条桃圈、蜜饯雕花、碧涧豆儿糕等传统款式。他们认真聆听每一个步骤,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一样,细心地挑选食材,称量配料,轻轻揉捏着面团。每一步操作都体现了对茶果子制作工艺的尊重与热爱。在塑形环节,同学们更是发挥了自己的创意与想象力,将手中的面团塑造成了各式各样的形状,每一颗茶果子都充满了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制作过程中,大家互相交流心得,分享自己的作品,现场氛围十分融洽。

除了制作工艺外,将东方美学融入到茶果子中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东方美学强调色彩的和谐与自然的美感,所以同学们制作的茶果子多采用自然、淡雅的色调,如淡绿、米白、粉红等,再加上色彩之间的搭配和过渡,使得整个茶果子看起来既和谐又富有层次感。从简单的线条,到复杂的图案,从自然的色彩,到人工的装饰,这种美学不仅体现在茶果子的外观上,更体现在其制作的工艺和过程中,体现了东方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此外,活动还特别安排了茶果子诗词意境的表达环节。老师邀请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茶果子诗句,并一起探讨这些诗句如何描绘了茶果子的美感和品茗时的意境。例如,梨条桃圈可以联想到“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诗意;蜜饯雕花则让人想到“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情怀。这种诗词与茶果子结合的活动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茶果子的文化内涵,也让他们获得了更多制作茶果子的灵感。

随着最后一个茶果子的完成,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机,与手中的茶果子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通过亲手制作茶果子,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这一传统技艺,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种子。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