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记载华夏,书香点缀流年”讲书接力汇——第十一期《史记》

乐思诗 曹文欣/文

非读史无以明智。非行路无以致远。提到中国历史,洋洋洒洒五千年。金戈铁马、帝王将相、贩夫走卒、英雄草莽、书生意气、人生沧桑,我们一边感怀书中的悲情,一边亲历世间的沧桑。但我们亦何尝不是于其中品味无常,咀嚼真理,又将其用在人生的迂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让我们在漫漫书海里,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找到属于自己的胸怀抱负。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讲书视频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宁职讲书人吴慧杰以一位读书人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史记》成书整整十四年艰难曲折。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司马迁子承父志,却因李陵战败,被捕入狱,在形体和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但正如吴慧杰所认为的那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于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司马迁,这一伟大的巨人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14年才得以完成,不愧是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巨著。此外,讲书人吴慧杰还分享到:“所谓历史,不单单只是用文字记载的书页,而更是一位引导我们去思考知所从来思所将往的老者。”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增广贤文》有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都知道一部著作的编撰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我们都应当多多阅读经典书籍,将其转化为能够指导我们更好生活的智慧。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能在美景中吟诗作对,能在困境中砥砺坚定,能在迷茫中悲喜自渡,去阅读,去学习,去成为更骄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