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涵养全民阅读的良好风尚(纵横)

“2021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用数据清晰展现“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建设成就。

公共图书馆是人民群众获取精神食粮、增长知识技能的重要场所,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机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破亿,公共文化事业和全民阅读事业加速推进,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注入更多文化力量。

成就来之不易。过去10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一批法律法规,为图书馆事业取得新进展提供法治保障;各地大力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以整合资源的方式推动实现图书共享,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2642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各地创新服务举措,打造线上线下阅读新空间,提高全社会的图书资源流通运营效率……公共图书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吸引力和服务效能也在逐年提升。

新形势、新需求呼唤新思路、新作为。在读者需求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期待,考验各地图书馆的治理智慧与角色担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多个,农家书屋58万多家。最是书香能致远,让宝贵的文化资源“活”起来、用起来,关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全民阅读事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亿是一个新起点,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我们还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气。比如,各地图书馆应加快推进适老化改造的步伐,在提供智能阅读设施设备等方面发力。再比如,要织密基本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通过增设自助借还书机、上线丰富的数字资源等方式,让读者尽享“阅读不打烊”的新体验。

城市氤氲书香,阅读涵养气质。营造浓厚读书氛围,各地图书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