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和图书馆距离较远,每次借书都要坐很久的车。”近日,正在成都某书店借书的市民陈晨告诉记者,自从成都开启公共图书馆与实体书店相结合的“城市阅读空间”之后,自己到家附近的书店里就可以借阅书籍,十分方便。
记者在该书店的“城市阅读空间”内看到,各种书籍将书架填得满满当当,每本图书都按照内容进行分类并做好编号,书上配有图书馆标签、条形码和红色印章,市民可以到这里便利地借阅图书。
今年4月,成都以实体书店为载体,建立了20个类似的“城市阅读空间”。成都图书馆向每个“城市阅读空间”提供图书,“城市阅读空间”则向读者提供公益性借阅服务,并提供与其他“城市阅读空间”以及公共图书馆之间通借通还的服务。试点书店向读者提供不小于20平方米、不少于10个座位的场所,方便人们阅读。
28日,“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在成都正式成立,联盟成员包括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保加利亚、泰国、越南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24家图书馆。这是继打造“城市阅读空间”后,成都发生的又一件大事。
“城市阅读空间”的打造在中国尚属首创,而成都数量繁多的书店与“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的成立,是否会使这种“馆店融合”的新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多时间让公共文化和阅读服务惠及更多人民?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孙一钢指出,目前社会各界都在进行跨界融合发展,除了博物馆和文化馆以外,这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图书馆。图书馆和书店的融合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就目前成都的试点情况来看,前期发展良好。“馆中有店、店中有馆”的独特服务,对于公众来说,是一种享受文化的全新体验,这种模式在中国图书馆界已经得到了认可,拥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馆长Kate Torney表示,如今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已拥有272家公立图书馆分馆,每年的访客人数超过200万,成为全世界最繁忙的图书馆之一。在与书店、社区的不断融合中,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不断创新,将针对各个年龄阶段人士的服务融为一体。成都作为文化古都,拥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合理运用“馆店融合”模式能够进一步促进大众阅读。
美国石溪大学全球图书馆计划总监、研究馆员黄柏楼表示,“馆店融合”的模式非常新颖,目前在美国都非常少见。虽然亚马逊等企业在部分图书馆设立了售书点,但是将城市整体资源进行融合,共同服务于社会大众的情况还非常少。
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认为,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馆店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而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中国消费领域的热点之一,全民阅读的热度持续上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生成和传递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城市现有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各融合主体的优势,全方位、高效率地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