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怕出名,图书馆就怕“最美”

  

  

  东方网11月11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9月,近年新落成的嘉定图书馆突然火了,原来人们发现这家图书馆被美国权威设计杂志《interiordesign》评选为2013年“全球最佳公共图书馆”。虽然这个“最美”称号让国人知晓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但这仍然足以让人兴奋。一时间,有关嘉定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已是铺天盖地。但是一夜成名也让这家图书馆不堪重负。青年报记者郦亮

  最近这些日子,嘉定图书馆已经成为一个景点,每天游客蜂拥而至,游客倒不是来看书的,只是来驻足欣赏拍照。而且游客都是成群结队而来,无论是在馆内还是馆外,呼朋引伴,咔嚓声四起。这个本该是静谧阅读之地的图书馆,现在喧嚣不已。图书馆人士说,他们已经谢绝了很多旅行团要来参观的预约,但是对于私下结伴的市民,他们却无意阻止,而且如果禁止在馆内拍照,又显得过于苛刻。

  在过去一两个月中,嘉定图书馆的读者量,工作日每天可达约六千人,双休日则要在一万人左右,同比增加了六七成。这家图书馆由此陷入一片嘈杂之中。良好的阅读氛围被破坏,很多读者对此意见很大。有的读者说,这馆建成也有几年了(2013年6月对外开放——记者注),没出名前自己每天都会去坐坐,现在美国人评了一个奖就突然火了,每天热闹得像个公园,都不太想去了。真可谓“人怕出名,馆怕‘最美’”。

  在上海,因美而苦恼的文化场馆远不止这一家。中华艺术宫馆址原来是世博会中国馆,因为这一点,中华艺术宫现在成了很多旅游团的必去之地。据中华艺术宫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0月,中华艺术宫3年共接待观众近740万人次,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旅行团。松江泰晤士小镇上的钟书阁,被青年报记者封为“上海最优雅书店”,不料此后就游客盈门,这些人都是只看不买,让书店拥挤不堪,书店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

  逛图书馆的不看书,逛美术馆的不看展览,逛书店的不买书,这被认为是对公共文化的一种严重误解,公共文化设施也因此遭受严重浪费。对此,这些文化场馆都呼吁,市民回归文化本质,共同营造文明、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还一片清静。但在青年报记者看来,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换句话说,市民对“最美”文化场馆如此热情,或许正说明现在这类“最美”文化场馆还不够多。
  

  这些“最美”文化场馆都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设计上匠心独运。嘉定图书馆的设计师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清运,整个图书馆是江南庭院式风格,但又具有一种现代性。钟书阁的“九宫格”的布局设计非常独到,装修费用高达百万元,其中设计费就高达40万。也就是说,这些文化场馆在设计装修上非常用心,力求做出自己的特点。相比之下,另外有一些文化场馆的设计就显得相对普通,“有体量没体质”、“千馆一面”的情况其实非常严重。

  何止是文化场馆,现在很多城市的新建筑都缺乏地方特色,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走在一座城市的街上,根本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千城一面”早就受到人们的诟病,但依然每天都在上演。“总的来说,我们是太急了。有了钱,就希望尽快地改善生活,建了很多新奇却很平庸的建筑。有的建筑根本就是一张图纸造出来的,毫无特色。其实,人们真的应该好好想一想再去做,因为有些事情是不可逆的。”艺术评论人金哲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