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自主招生别伤学生自尊

    日前与某高职院校招生办公室主任攀谈,无意中说起高职自主招生中出现的一种怪象。报名之初,学生非常踊跃,报名人数远超招生计划数,甚至达到了“十里挑一”。然而,等到正式考试,弃考者超过两成,再到正式录取、确认交费,已录取的学生中又有近十分之一的人选择了放弃,白白浪费了招生计划指标。

    虽然国家在制度设计层面明确规定,已被自主招生录取而后期放弃的学生不能再参加当年高考;虽然高中母校的老师和高职院校的老师都很耐心地对此进行宣传、介绍、引导,却仍有不少同学“固执己见”,即便“没书读”也在所不惜,这让人颇感不可思议。

    由“一往情深”到“坚拒不从”,360°大转弯的背后,必然隐藏着秘密。经向一些高中老师了解,这些学生之所以会“看好”高职自主招生,主要是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考试缺乏信心,而高职自主招生却能扬长避短,使其职业特长和专业潜质得到彰显,为其专业成长提供捷径,因而受到考生青睐。

    然而,在真正经历了自主招生的全部过程后,他们却会敏感地发现自主招生的实际与自己的想象和预期存在很大的差距,诸如招考形式、考试内容、选拔标准等,都会影响他们对高职自主招生、甚至高职教育的认同。

    从这个层面看,高职自主招生应当高度重视过程控制和科学组织,让那些原本就处于心理弱势的学生能够从中找回自信、重树自尊、体面升学。因此,笔者建议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充分重视。

    其一,重视正确宣传。这些年,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一直在争议中前行,无论褒贬,总有追随者无数,即便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平息之后仍会是趋之者众。相比之下,高职自主招生往往处于好坏难辨的“尴尬”状态,被人们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根据国家目前的高考招生政策,各省(市)都只批准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可以在高考之前组织自主招生,优先选才。从这一点上看,无论是自主招生的学校,还是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都享受了特权,体现了国家对办学优秀院校的褒奖和对特殊人才的尊重。可惜的是,由于宣传环节的不到位,这种优惠政策并未得到有效传播,相反,却受高职本身弱势的影响而被边缘化。比如,招生的名称,不同省市叫法不一,“高职对口招生”、“高职单独招生”、“高职提前单招”等。

    这种混乱而随意的叫法在事实上贬低了自主招生的品质,甚至让社会误解这种自主招生就是“注册入学”。笔者注意到,从2012年起,江苏省已明确将此类招生更名为“高职自主招生”,而且严格规定只有15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才有招生资格。这是对高职自主招生政策的有效规范,值得称道。

    其二,坚持严格甄选。高职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赋予办学好、信誉高的优秀学校,优先、自主选拔具有职业发展取向和专业潜质的学生,通过因材施教,让他们走技能成才的路子。所以,科学的甄选当为高职自主招生的核心价值。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自主招生院校并未把握好甄选尺度,致使选拔方式缺乏科学性和公信力。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命题。许多学校仍然固守于“文化考试+专业考核+综合面试”的传统高考模式,使高职自主招生变相地成为另一种“小高考”,人为加重考生的应考负担,导致招生的“自主”名存实亡;而另有一部分拥有自主招生权却又先天具有行业弱势的院校,受生源压力的影响,往往在选拔过程中一味地放宽条件,命题过于“灵活”、过于简单,给考生以“糊弄人”、“拉生源”的感觉,以至于不少学生即使被录取,也选择“逃离”。由此可见,高职自主招生把握好命题的科学性和难易程度非常重要,不仅事关高职的声誉,也会影响考生的取舍。

    其三,落实规范操作。招生操作是否规范、公平,一直是重点高校自主招生争议的焦点,高职自主招生作为新生事物更易遭人诟病。尤其是在很多省市已经试点高职“注册入学”,高职生源危机已经普遍凸显的大形势下,高职自主招生很容易被公众认为是学校为了笼络生源的“走过场”。如果招生院校的操作流程再经不起推敲,则会形成被社会“不幸而言中”的被动局面,直接影响高职自主招生的声誉。

    现实中,为数不少的学校在自主招生的信息发布、网上报名、考证发放、考试命题、考试组织、成绩统计、划线、录取、公布、寄发录取通知等多个环节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给考生形成随意性较大、不如高考“正规”的印象,客观上降低了高职自主招生的公信品质和应有的严肃性。

    为此,我们吁请享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务必珍惜国家赋予的特殊权力,维护自主招生的信誉,以此增强高职自主招生的吸引力,同时让参加高职自主招生的学生能够找到应有的自信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