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有多少理由可以期待?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志刚:在服务区域中找到快速发展的点
  宁波在中国算是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这十多年来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改善并不明显,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学生毕业后也找不到理想工作,这表明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法出了大问题。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宁波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与10年前相比,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至今仍然较弱。在劳动力市场上,约有80%的企业对招聘人员的要求都是“技术熟练”,对能够满足其转型升级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十分渴求。
  作为区域内的一所高职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怎么办?这10多年来,宁职院一直在探索如何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整个融入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需要,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三位合一”,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以重点或支柱产业为依托,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在服务区域中找到高职快速发展的点。
  在办学过程中,宁职院以面向宁波市的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为重点,围绕网络数据、软件研发、现代装备制造、智慧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高端商务、现代金融、现代商贸、服务外包、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调整并加强相关专业建设;与区域内多家知名企业,如海天集团、敏实集团、台塑石化、迅达物流等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通过与企业之间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和育人标准、人才评价机制的对接,生产项目、工作过程与教学项目的对接,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的对接等,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教学评价和指导毕业生就业等教学运作全过程中来。
  比如,在与中国塑机协会理事长单位——海天集团的合作中,企业相继捐赠1600万元资金和设备在学院建海天实训大楼,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了107个教学项目、12种教学设备和26个学做一体的校内外对接教学场所,共同制订了实践教学和核心课程的质量评价标准。现在,学院毕业生成为海天集团的首选。
  2008年4月,学院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信息产业局携手,成立集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宁波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园区已引进IT服务外包企业、软件开发及电子商务企业和创意广告类企业等共150余家,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机构4个,以人力资源引进、人才交流等为核心业务的服务公司20家。重点引进基于IT技术的物流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工业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以国际服务外包人才为主的教育培训产业,大力引进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基地建设的高素质企业入驻,对高品质、高产值的企业重点扶持发展。
  学院和园区逐步构建形成“院园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并给予多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目前已完善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奖励政策,建立企业项目库以充实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建立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机制等。学院对接园区集聚的产业,适时调整专业建设,全方位互动强化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其中,工业设计专业与落户园区的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紧密合作,探索形成教室车间合一、教师师傅合一、学生学徒合一、教程工艺合一、作品产品合一的“五个合一”育人模式改革。此外,学院还积极搭建科研服务平台,与北仑区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依托园区相继成立“北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宁波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仑分中心”、“北仑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等,并大力引进大院大所、依托学院自身专业建立技术转移办公室、专利服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等近20家,为园区和区域内其他企业提供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等服务,以科研孵化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北仑区政府将北仑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基地落户园区,由学院就业办承担具体运作。今年,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发展被纳入《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成为推动宁波地区产学研合作的一个重要基地。
  高职教育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服务于区域的文化建设。2010年12月,作为北仑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的北仑区—宁职院图书馆开工奠基。该图书馆面向高校师生和区域内的70万常住人口同步开放,同时满足区域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和高校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要。两馆的合建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地方、服务社区、服务企业的一个新起点。
  学院还有意识将区域文化充分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服务区域发展的时代感和责任感。学院先后引进当地剪纸、漆画、舞龙舞狮、风筝等民间技艺,成立多个民间绝技绝活工作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引导学生传承民间艺术、提升自身素养、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