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更要注重软实力

    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出现了一个误区:过分重视对学生“硬实力、硬指标”的培养和训练,而忽视了“软实力、软素质”的教育和养成。

    所谓“硬实力”,主要是指与专业知识、实操技能、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有关的显性智力因素;而“软实力”则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制观念、职业心理、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承受挫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等隐性的非智力因素。“软实力”作为一个人潜在精神和价值层面能力和素质状况的反映,对大学生的长期发展即未来成长和职业成就尤为关键,高职教育同样不能忽视。

    目前,强调我国高职学生“软实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因为:

    基于我国高职教育令人堪忧的“功利化”现状。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有的是中等职业教育起家,有的前身是成人院校,有的是自学高考的助学机构转型而来,还有的是普通高校的分院扩建而成,等等。各学校不仅起点各异,差别很大,办学经历、师资状况以及专业设置和特点更是复杂多样、参差不齐。为了适应权威部门的评估要求和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各院校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教学教改,重点几乎都在专业领域,大家关注的均是如何“突出特色”的“个性发挥”,即提高学生职业化的专业技能及应用水平等“硬实力”。而对更加基础和重要的“成长共性”,即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思想品质和精神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教育普遍重视不够,从而出现了与如火如荼的专业课改革相比,承载素质教育使命的公共基础课却备受冷落的冰火两重天局面。更有甚者,一些院校因为需要加大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将部分人文素质课程要么压缩课时,要么干脆取缔。

    基于当前高职学生的共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客观地讲,与升入本科的同龄学生相比,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应属于中国应试教育“优中选优”竞争中的弱者和受害者。在中小学阶段,他们不仅未能很好适应我国应试教育“多试高分”的环境,也没有很好地得到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其他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没有很好地掌握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技能。正是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头脑中缺乏网状的知识结构,不会用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又大大制约了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备受打击。总体看来,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自卑心理较重,不良习惯较多,学习主动性、探索性不足,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高职教育应在关心学生就业状况,重视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等“硬实力”训练的同时,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思想实际和现实表现,在励志教育、人格塑造、适应能力和良好思维习惯等“软实力”培养上下工夫,使高素质与硬技能并驾齐驱、比翼齐飞。否则,将会使高职学生的“短板”更短,进而使其优势难续。

     基于企业和单位正在悄然变化的选人用人标准。不久前,一项对浙江省60家中小企业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实干精神和工作态度;其次是沟通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说服能力等。近年来的大量事实表明,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标准越来越务实,学历和各种证书已不像几年前那样受重视。而且与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相比,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求职者是否具有开朗的性格、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可见,“文凭是纸饭碗,技能是铁饭碗,素质才是金饭碗”,在当今社会,不再只是人们认识上的共识,同样有着强大的现实支撑。因此,作为高职教育的育人过程,在重视锤炼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寻求理想职业岗位创造必要条件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职业生存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基于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21世纪的人类社会,不仅经济全球化进程势不可挡,而且由于科技和通讯领域如闪电般的快速进步,一切或部分工作都将不断受到数字化和外包的挑战,新的工作和新的行业也将层出不穷,越来越快地涌现,每个人都将可能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的岗位转换。就像美国人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描述的:“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脱颖而出不仅要看你了解事物多少,也要看你了解事物的方式。因为你今天了解的事物可能很快就要过时,其速度之快恐怕你连想都想不到。”未来社会,大部分工作岗位都需要劳动者有很高的阅读、写作、演说、数学、科学、文学、历史素养等,以广泛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因此,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克服困难的进取精神,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好奇心,善于与人沟通和交往等内在的精神品质以及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将会比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重要得多。正如“软实力”概念的发明者约瑟夫·奈所言,“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作者:陈晓燕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