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零投档”现象绝不能反应迟钝

    今年高职高专录取已经完成,据陕西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高职(专科)正式投档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有320所院校在该省遭遇“零投档”。这种现象不单单出现在陕西,安徽、贵州、海南等都有相当数量的高职高专院校遭遇“零投档”。(《中国青年报》825日)

    高职遭遇“零投档”的确不是什么新话题,今年大面积发生的“零投档”确实是个新现象,本该引起足够重视,但即使是在职教圈内,反映也不一:有人认为,这些仅仅是一连串数字,不过表明高职遭遇“零投档”的常态化,不足以说明实质问题;有人觉得“零投档”主要出现在省外招生,媒体有放大之嫌,毕竟,自己所在的省份和学校今年总体招生还不错,不必如此悲观;还有人对“零投档”早已产生审美疲劳,对此视而不见,以为危机不过是报章上渲染出来的,离自己很遥远,是新闻从业者吸引眼球的“标题党”罢了……

    必须承认,我们都会带着先见看待高职遭遇“零投档”现象,每个人的视野都会受到所掌握的信息、处在的岗位、承担的责任等因素限制。据2013年教育部备案的数据显示,全国有1266所高职院校,可谓良莠不齐,国家示范及骨干高职院校招揽生源,具有绝对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暂时高枕无忧,尚且可以“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处于二、三线城市中一般的高职学校无疑首当其冲,这种“无米下锅”的焦躁,生源尚可的院校根本无法体味。

    近些年,生源危机是个不争的事实,其愈演愈烈之势,已然超出我们的估计:据有关测算,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于2008年达到峰值,随后至2020年前后逐年下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免费,中职毕业生规模扩大,适龄人口高考报名人数下降;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中放弃高考人数逐年增加;国外高校加大在中国的招生力度,港澳地区高校介入内地揽才,高中生自主选择权增加……高等教育正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谁的手里都不会握有一把“尚方宝剑”。

    汉语中,“危机”是指既有危险又有机会的时刻,是考验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刻,是人生、团体和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零投档”危机恐怕正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考验的也正是管理者们的决策能力。

    1980年代,美国高校也经历了一场高校“大洗牌”的过程。作为一所历史超过百年的私立4年制大学,美国德保罗大学(Depaul University)受益于生源增加的大环境,曾在19701980年经历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当1981年在校生数量达到顶峰之后,申请和入学的人数出现了急剧下降——19791983年的4年间,新生入学人数下降了30%,学校的生存危机一夜之间找上门来。时任学校教学副校长的帕翠西娅·尤尔思(Patricia Ewers)领导了一场拯救行动,经过两年努力,学校最终止住新生数量下滑趋势,走出了危机。回顾这一过程,校长这样描述:“如果学校能够在新生数量开始下降前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话,成功的机会就增大,总的成本就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毋庸置疑,危急时刻,需要前瞻性,需要胆识,需要魄力,更需要有效的策略,反应速度过慢者将会作茧自缚,行动迅速者则会日益壮大。须知,意识到危机的前提,是要具备充分的自知之明。笔者担心的是,一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会对形势认识不清,总以为情况并没有那么坏,对现实作出误判,总是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把希望寄托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实施的“政策救助”上,这无疑是危险的。

    这些年,一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确实施了各类举措,比如注册入学、专业预警、分类招考等,但行政包办并非万能,结果也非卓有成效。相关举措不仅给公众带来误解,也导致一些公办院校对上级主管部门和政策的过分依赖,行政一旦放手,这些“家养”的院校没有野生的能力,恐怕缺乏独立应对危机的灵活性。

    当然,取得成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革也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代价。职教歧视这个“痼疾”在社会上还会长久地存在,但高职院校绝不能坐以待毙,巴望着等到社会环境彻底变好后才去寻找出路。相反,高职院校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出击,广泛调研,了解招生中的不足,明晰自身的竞争优势;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加强培训和学习,增强危机意识,转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慵懒作风,勇于担当;结合社会需求,谋求企业合作,整合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特色品牌;调整组织机构,避免人浮于事,提高院校管理效率,提升招生的科学性和专业水准。

    “零投档”有如在高职院校的队列中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对部分高职院校来说是场彻头彻尾的灾难,那些尚处于“零投档”边缘、并无竞争优势的院校是时候快速作出反应了,任何拒绝变革、满足于现状者都是在自掘坟墓,必遭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