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制造叫德国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但距离制造业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面对诸多挑战,吸取德国制造业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制造业摆脱困境、再铸辉煌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是德国公司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德国管理学思想家赫尔曼·西蒙对中德制造业的现状,一言以蔽之。

  市场调查机构Markit近日发布数据,德国制造业活动继续温和扩张,德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52.9,至此实现连续第13个月扩张,继续在欧元区一枝独秀。恰恰13个月前,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推出“工业4.0”战略,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以期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

  中德两国建交40余年来,在制造业方面的合作已是全方位的。合作初期,德国企业来华投资,尽管有或这或那的困难,但“中国市场吸引力和潜力远远大于困难”,近几年,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以及“走出去”政策的支持,中国企业逐步加大对德直接投资,希望取得德国制造“真经”。

  什么是德国制造?自1887年走上工业复兴道路,127年以来,“德国制造”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秘诀是什么?《国际金融报》记者近期前往德国,走访汉诺威、沃尔夫斯堡等地,探访德国大众汽车城,与德国英特诺集团、维宝集团等企业相关人员交流,采访德国相关研究人员,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德国制造。

  127年的密码

  “我们至少还在做东西,布莱尔先生。”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问德国经济成功的秘诀,德国总理默克尔如是回答。

  “德国经济成功的秘密是制造业”、“德国制造业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对于德国制造业的赞誉遍布世界,那么德国制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凡是我们生产的产品都是可以永久使用的,不会坏!”在德国汉诺威国际物流技术展览台上,英特诺滚筒输送机全球产品经理Christian Hagmaier在被《国际金融报》记者此问题时笑道。

  在与德国当地居民接触中,他们用另外一种方式诠释永久使用,“可以传代”。从德国的汉诺威、科隆、海德堡再到法兰克福,在中国被视作奢侈品的生活用品在德国则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从小使用的都是这些品牌的东西,从来没坏过。”德国的朋友这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

  的确,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感叹于德国的锅可以用一辈子、德国的刀可以传世、德国的钟可以世代走下去,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的德国制造是“偷窃、复制、伪造”的代名词。

  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将劣质的德国货与优质的英国产品区分开来。

  127年来,德国制造从“假冒的低等复制品”逐渐成为“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2008年后,更是成为“一枝独秀”,在专家看来,德国制造之所以誉满全球,秘诀之一是德国拥有稳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熟练劳动力。秘诀之二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该体系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标准。

  对于第一点,在此次采访中,记者深有感触。德国人对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尤为重视。记者在德国大众汽车城发现,多个为孩子们而设置的游戏区域最吸引眼球。有孩子们自己动手做披萨、做食物的区域,有可供孩子们涂涂画画、敲敲打打的地方,有孩子们模拟开车的领域,还有专门的区域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并做车模的。

  “我一直想让我的儿子以后到德国来读书,不用读什么名牌大学,就选择一所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多年服务于德国制造业公司并频繁往返于中德之间的中国年轻妈妈张女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德国的职业教育很发达,而且这种教育模式是学徒制的,老师是手把手地来教,是相当不错的。”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德国制造”的技术、工艺、传统等得以传承,进而被突破、创新。

  事实上,不少的德国企业在走出德国开拓新市场时,往往会同时跟进当地的研发及人才培训计划。4月29日,英特诺集团宣布,将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供应链与物流学院(SCL)开展合作,推动供应链工程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久之前,英特诺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附近的海拉姆(Hiram)建立了一个新的技术中心。该中心拥有一批机械工程师、材料输送专家和项目经理,并提供了一个配置领先、带有强烈美国气息的现代化的工作环境。

  Zumbuhl表示,英特诺在欧洲有6家技术研发中心,在美国和中国也各有一家研发中心,“目前有很多的中国研发人员在欧洲进行培训,这些研发人员以后将为企业在其他市场的研发提供助力。”

  中国救了“大众”

  “我相信,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底访问德国时对两国制造业的合作表达的良好祝愿。

  传世的品质不仅仅是德国的一张名片而已,更是德国制造企业打开以及赢得国际市场的钥匙。对于中国市场的开拓,德国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而且收获颇丰,在德国被戏称为“国企”的大众汽车公司“起死回生”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范例。

  德国的沃尔夫斯堡可以说就是一个为大众所造的汽车城,其现代化的设计、如画的风景令人赞叹。在德国已生活近20年的李礼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大众的这一切都跟中国市场密不可分,可以说大众是中国市场救活的。”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诚意邀请外国汽车公司来华投资,以市场换技术,通过设立合资企业带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当时,美国公司只愿意技术合作,不愿合资。日本公司只想销售汽车,不想合资办厂。只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同意了中国政府的方案,果断决定在上海设立上海大众汽车公司。

  据李礼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众公司在德国汽车市场只是一个生产中低端车的公司,与宝马、奔驰两大厂商根本无法竞争,几乎濒临破产。”

  中国抛来的橄榄枝令大众公司起死回生,向中国消费者出售桑塔纳系列汽车,“其实,这些汽车都是在德国遭淘汰的滞销品,很多中国人买了桑塔纳之后需要更换零件时,德国方面根本没法提供,因为在德国这一系列已经停产了。”

  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极大地刺激了大众,大众故将发展重点放在了中国,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企汽车品牌。正是因为在中国市场战略的成功,大众现在收购了保时捷等高端汽车品牌。”

  3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接受“德国制造”,中国市场也令越来越多的德国制造企业趋之若鹜。

  德国维宝这样一家已有近300年历史的德国企业,在欧美市场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市场获得成功之后,也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中国。该公司的国际公共关系部经理Jessika Maria Rauch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维宝将在中国推进战略规划,“加强在中国的品牌宣传力度,将厨房用具更具针对性地推向中国消费者,同时在卫浴用品方面加强同中国的高级酒店、会所等的合作。”

  英特诺集团首席执行官Paul Zumbuhl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就明确指出,中国是该集团业务增长最快的市场,“目前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占整个集团的20%,未来这一比例将继续上升。”只是,涌入的竞争者多了,中国市场这本“经”也就越来越难念了,“德国制造”究竟能靠什么能比其他制造念得更好?

  Zumbuhl设定了英特诺未来将在中国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市场投入更多的资金,并将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占整个集团的销售比例从目前的40%提升至50%,而其中主要的动力来自于中国。”

  显然,Zumbuhl的底气来源于近几年中国市场给予英特诺的积极反馈。根据英特诺2013年财报显示,2013年英特诺在亚洲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近28%,在中国的订单增长则高达32.7%。因此,英特诺将新的亚洲总部放在了中国上海。

  工业4.0战略

  大众的成功给德国的制造企业树立了“典范”,然而已不可能再出现另一个“大众”。一方面,中国市场已开放30多年,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已快速发展起来。英特诺上海分公司销售部总经理汪丁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直言:“十年之前或者七八年之前,德国等欧美国家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中国的售价可以高出中国本土公司的一倍、两倍甚至更高,但是现在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少,国外与国内产品的价差已经缩窄至20%或15%,甚至低于10%。”

  对于保住这15%左右的价差而不令售价进一步降低这件事,不少德国企业还是很有信心,根源就在于德国制造企业的研发及创新能力。

  “你们的产品一旦出售,买家就可以用一辈子,根本不会因为损坏或损耗而更换新产品,那岂不是同时也限制了客户的重复购买率?”当记者问及这个问题时,Christian Hagmaier爽朗地笑道:“没有一家公司是永远一成不变的,随着一家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等一系列环境的变化,它的需求自然也会产生变化。而我们则会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来不断地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研发及创新普遍被德国的制造企业视为生命力,在大众汽车城内,年逾花甲、会说7种语言的汽车城讲解员不断地强调,“大众的每一个设计师每年都要画5000张原创的设计稿,必须使用手绘。”在谈及这些年轻的设计师时始终充满着一种骄傲之情。

  事实上,自18世纪以来,德国已推出四波工业战略。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为“工业1.0战略”;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工业2.0战略”;20世纪70年代大规模、大批量的简单化生产模式为“工业3.0战略”。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2013年4月,德国政府力推新工业战略,德国媒体称为“工业4.0战略”,“在制造领域,产品制造工艺将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交织产生新的价值模型。”

  在此次德国汉诺威举行的2014年国际物流技术展览会(CeMAT)上,英特诺首次向全球展示其新型内部物流模块式输送机平台。根据不同的需求,英特诺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应用于不同驱动装置的输送机模块。新型零压力的输送设备采用24 伏驱动技术,并放弃了对气动制动器的使用,经测试证明能够大幅地降低能源消耗。英特诺将在 2014年率先在欧洲市场推出新的输送机平台。 2015 年初,将推广到美洲和亚洲市场。

  “虽然,我们的产品比其他公司产品的价格要高一些,但是我们提供的技术可以为客户节省更多的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一旦客户进行系统的成本计算,往往会更愿意花多一点的价钱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汪丁旺指出,“韩国都乐集团通过使用我们的设备而节省了30%的电费。”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但Zumbuhl对中国市场依然信心满满,“中国市场潜力大于许多其他国家,既然我们定下来要发展中国市场,那么就会持续进行投入。”

  英特诺集团执行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夏本春博士表示,中国电子商务、冷链、食品等细分行业的爆发性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对内部物流解决方案需求的上升。“英特诺主要致力于为机场、快递和邮政业、配送中心和食品加工业等行业提供专业的物流解决方案,预期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对内部物流技术、设备、解决方案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将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发展继续提供强劲的推动力。未来英特诺将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充分把握中国市场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对于英特若而言,Zumbuhl认为取得市场份额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符合客户的需求,“不仅是现在的需求,还要更多地考虑到未来的需求。”英特诺上海分公司销售部总经理汪丁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英特诺在中国机场输送机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是我们公司的产品销售很少跟终端购买者直接接触。机场的输送、分检等设备的采购往往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

  中国投资客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说,生产财富的能力比财富本身更为重要。中德建交40余年,两国无疑具有巨大的互利合作空间,在德国推出工业4.0战略之时,中国正走在从“制造”向“创造”迈进的路上。

  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困境,上有高端成熟的日韩产品,下有大量同质化的本土产品。因此,中国企业希望利用“德国制造”提高产品质量,以此走好制造业的“最后一公里”,所以近几年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趋势上升。

  根据德国联邦央行今年4月的最新数据统计,中国在德国的直接投资累计额从2007年的4.28亿欧元增长为2012年的13.88亿欧元。据中国商务部最新统计的数据,2013年1月至9月,中国在德直接投资金额达6.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7.7%。

  “2013年中国是在德投资项目数量第三大的国家,有139个项目,与第二位的瑞士仅差1个项目,与第一位的美国只差9个。”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总经理约尔根·弗里德里希透露,“总结来看,汽车制造、机械工业以及电子行业是中国企业看中的行业,比如机械制造与电子技术方面,北京第一机床厂和上工申贝(600843,股吧)分别在科堡和比勒费尔德有投资。信息通讯技术方面,华为西欧业务中心设立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德国公司现在有3个子公司,20个分支机构和6个研发中心,超过1500名员工;中兴欧洲总部也设在杜塞尔多夫。”

  德国安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投资者共收、并购120家欧洲企业,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以德国及英国企业为最多,各占25家。据德国《世界报》报道,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企业对德国企业完成了总价值超过350亿美元的98起收购和合并,其中82%的收购案发生在机械、汽车和化工等制造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