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宁礼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着力方向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增强课程的完整性,尤其要增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道德人格的课程;二是开发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性发展需要有更充分的选择;三是在课程中积极吸纳时代新知;四是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引进、嵌入优质国际课程,为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充实国际元素,提供示范。
在教育国际化风起云涌的情势之下,课程国际化成为“显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无不把课程国际化视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但课程国际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却理解不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决定着课程国际化的内涵、行动方向和实际成效,需要予以廓清。
怎样认识课程国际化
理解课程国际化的特征,首先要从理论上回答课程国际化的3个本原问题。一是课程国际化为了什么,即课程国际化的任务是什么。为培养目标服务,是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使命,课程当然也在其中。国际化的课程,其任务就是为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相适应的载体。国际化的培养目标,说到底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公认优秀素养,能参与未来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人。因此,探寻课程国际化的特征,首先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国际优势素养培养的角度加以审视。二是课程国际化为了谁,是为了少数学生,还是为了学校每一个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能在学习成长中拥有国际水准的课程体系。显然,我们追求的是全体学生课程质量和培养质量的提高。三是课程国际化从哪里来,是完全移植西方课程体系,还是整合中西课程的精华,营造文化集成优势。我们需要的肯定不是固守成规,但也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是取人之长塑造人才培养的优势。对这3个问题的回答,应是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研究了美、英、德、日、法、澳、芬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课程设置后认为,各国和地区课程设置的共同点是,在不忽视共同基础、全面发展的目标之下,学生多样化的要求受到重视。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认为,国际课程的明显特征是课程的高选择性和现代性。高选择性体现在对课程系列、层次、科目、语言、模块的选择;现代性体现在学科理解、课程内容表述方式、实验设备、学习方式的现代化和对学科前沿的关注等。
课程国际化的5个基本特征
国际化课程体系应具备“全面性”、“选择性”、“时代性”、“兼容性”、“内化性”5个基本特征。
全面性。国际化的课程要能够满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学习领域完整,课程门类、形式齐全。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B)针对16岁至19岁学生开设的文凭项目(Diploma Programme,DP),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后两年教育,包括6个学科组和3门核心课程。第一组为语言与文学(文学[语言A]、语言与文学[语言A]、文学与表演),第二组为语言习得(语言AB入门、语言B、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第三组为个人与社会(商业与管理、经济、地理、历史、信息技术与全球社会、哲学、心理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世界宗教),第四组为科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化学、设计技术、物理、体育训练与健康科学),第五组为数学(数学研究标准等级、数学标准等级、数学高等级、进阶数学),第六组为艺术(舞蹈、音乐、电影、戏剧、视觉艺术)。另外还包括拓展论文、知识理论和创造、行动与服务(CAS)。
学生必须从前5个学科组中各选择一门学科,保证在第一语言、附加语言、社会科学、实验科学和数学领域知识和学习的广度。学生还应从第六组中选择一门艺术学科,或从第一到第五组中再选一门学科学习。与些同时,必须学习拓展论文、知识理论和创造、行动与服务三门核心课程。在国际预科证书课程的文凭项目课程体系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都得到了全面的关照。
选择性。杜威指出,教育的目标必须以受教育者本身的行为和需求(包括先天的本能与后天养成的习惯)为根据。教育要从学生能力、特长和需要出发,在内容上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在认知能力和智能风格上并不都一样,只有针对特定受教育者能力和需求的教育,才能够有效实施。学生这种智能上的差异性,决定了科学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学习的维度和深度两个方向上都要有选择性。维度上的选择性,是指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深度上的选择性是指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难度的空间。
美国菲利普艾斯特中学开设的450门课程中,绝大部分是选修课,选修种类繁多。仅现代语言一个学科领域,就提供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8个语种、58门选修课程。科学学科领域则提供了生物学、化学、地球和行星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5个学科的35门选修课程。
时代性。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为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基的工程。它应通过对学生价值观、能力、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素质。这显然要求教育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回应时代和未来需求、融纳时代元素,在课程内容上反映科学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体现内涵的时代性、先进性。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课程体系中,也设有现代生活与技术、信息技术与应用、应用设计与技术等带有当代特点的学科,一批选修课涉及的是当代性的学习内容。
兼容性。国际化的课程体系,不是单纯本土课程的扩容,但也不是引进国际课程取代本土课程,而是要借助优质国际课程资源改进和完善学校的课程体系,是本土课程与国际课程精华的融合。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虽然致力于促进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但它并不着眼于让学生改变文化认同和民族身份,它所构建的是不同于任何一个国家课程的跨国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两门以上语言,了解多种文化,同时鼓励学生增加对自己母语和文化的了解。
内化性。课程国际化的内在追求,不是照搬一套或部分国际课程,而是学习国际先进课程体系的本质,把国际先进课程体系的理念和特点,转化为教育主体开发课程的借鉴标准,使课程结构和每门学科都能体现全面性、选择性、时代性等特征,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铸造课程在质量上的国际先进性。
当前国内有的地方、学校推进课程国际化,有与此相悖的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学校只为追赶风气,引进国际课程满足少数学生的需求,而对大多数学生使用的课程体系不加研究和改善,出现少数学生走新路,多数学生依然走老路的情况。二是单纯使用国外课程,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可能疏离自己的文化,而且与国外学生比较起来,也难有自己的优势,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会缺失独特的竞争力,对培养复合文化人才和学生的持续发展不利。而且,基于条件限制,对大多数学校来讲,成套引进国际课程是不现实的。更多的需要立足于借鉴国际课程经验,实现自身课程的改造提升,走以内涵提升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课程国际化之路。
课程国际化的4个着力点
正确的课程国际化是这样一个实践过程:学习借鉴先进国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对现有课程体系、内容进行优化改造,构建体现国际水准,能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的发展,塑造学生融合本土和国际文化素养集成优势的课程体系,从而提升课程质量。
基于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国际化的着力方向应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增强课程的完整性,尤其要增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道德人格的课程;二是开发更多的选修课,让学生依据个性发展需要有更充分的选择;三是在课程中积极吸纳时代新知;四是有条件的学校适当引进、嵌入优质国际课程,为整体课程质量的提高充实国际元素,提供示范。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