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 高职英语教学应对浅议
| | 陈依灵
随着郴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入,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在郴州落户将不再是一种设想,同时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内外旅游消费群也将大量涌入我市旅游观光,由此,高职毕业生用英语直接与外商、外籍游客交际以及以专业英语作为从事职业岗位基本媒介的需要更为普遍和迫切。然而,受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制约,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英语教学,基本未走出传统模式,导致所谓"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现象广泛存在。由此,全方位重新建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为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郴州输送更多的英语人才,已成为全市高职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实践性课题。
承接产业转移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范围、就业岗位更趋于分散化,就业后职业发展空间广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能针对某一特定就业岗位培养螺丝钉式的专才,更要关注学生以后职业发展路径上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二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面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创新创业教育理应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专业教学项目设计上加以体现,在专业教学项目实施方法和效果上加以体现。
产业转移背景下郴州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难以对接。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教育专业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如何与区域经济结构状况、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是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面临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二是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难以适应。职业教育办学的活力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着思想观念和体制性障碍。在办学思想上、投入体制上、运行机制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三是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难以契合。目前,许多高职学校培养的英语人才,难以真正做到直接上岗,与企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究其原因,既有学生基础素质较差的因素,也有教学模式滞后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从而使学生囿于课本,不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所学知识无法用于工作。
建构适应承接产业转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一是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以就业为目标。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是以直接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特色的,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不能照搬普通高校,也不应是普通本科英语教学内容的简单的量的压缩。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夯实基础,更重要的是突出实用性,在他们现有的英语基础上,在较短的受教育期限内掌握能直接服务于岗位工作的语言能力。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以职业化为重点。职业化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应分为三大块:英语知识整理和巩固模块、专业用途英语模块、求职就业模块。三是在教学方法上,突出以交际法教学为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努力创设真实自然的社会语言情景,将教学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结合起来,把生活中的交际场合搬进课堂,使课堂变为一种具体的社会交往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的交际过程。同时,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置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真实的交际环境里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和反馈,促进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作者单位:郴州职业技术学院)